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杜钰洲会长在2006年全国纺织工业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的讲话

来源:中国纺织贸促网 | 发布日期:2006-01-13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今天我们开这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傅自应同志代表商务部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报告,是我们新时期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天在十一点左右发改委的欧主任要做改革发展形势的报告,在座有发改委、商务部和国资委有关部门的领导,这次会议得到各个部门的支持和重视。

      下面我主要讲一下我们纺织工业2005年和第十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绩,以及2006年,以及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我们的工作重点,工作指导思想。这次会议是在2006年新年开始,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开局之年。全国纺织行业各大专业协会负责人和领导型企业,企业家,各地纺织行业协会组织等代表,接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特别邀请,专程参加行业会议的各地纺织服装协会、行办、产业集群所在县(市、区)、镇(街道)的行政领导,纺织研究单位、大专院校代表、新闻单位代表,大家汇聚一堂,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前不久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本行业国际国内形势,总结2005年和“十五”期间的工作,共商2006年和“十一五”规划期的新的发展大计,因此这是行业一次重要的会议。
   
      一、在2005年和“十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十个五年计划期是我国开始步入第三步发展战略、特别是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其关键的五年。这五年是我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判断形势,积极有效地应对,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纺织行业在“十五”期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内的好形势为纺织行业创造了最有利的投资环境、开放环境、结构调整环境、产业审计环境。国内需求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之后的高增长期。国际近来复苏加上我国加入WTO之后赶上取消配额过渡期第三阶段,这些为我国纺织行业融入全球化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国际合作提供了有利时机。在中央各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行业1900万职工的共同努力拼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十五”期间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最快、步子最大的五年。

      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从“九五”计划末2000年的1360万吨增长到2005年约2600万吨,增长91%,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5%左右,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纺织制造业体系,而且建立了稳固的纤维原料基础。

      目前,中国棉花产量占世界24%左右,而纺织行业自产化学纤维从2000年的694万吨增加到2005年预计的1680万吨,增长142%,自给率达到95%,2005年全社会纱产量估计达1380万吨,比2000年增长109%,年均增长15.89%,其中2005年增长24%。

      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户数从2000年的19400户增加到2005年11月的34973户,资产总额增长61%,2005年现价产值增长114%,全社会产值将达30000亿元。

      过去五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从530.44亿美元预期增长到1180亿美元,增长122.6%。五年增幅分别为2.41%(2001年)、16.01%(2002年)、27.72%(2003年)、21.01%(2004年)、21.12%(2005年1月—11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从14.6%到2004年上升22%。
    
      (二)“十五”期间,是中国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步伐最大的五年。

      各行业在上世纪末大规模结构调整、淘汰落后棉纱锭、扭亏解困的基础上,在“十五”期间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五年进口国际先进技术装备额达188亿美元,月占全行业先进设备投资总额的50%,同期国产成套设备淘汰了落后型号,基本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部分新设备达到当代先进水平。如国产棉纱清梳联成套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并大量出口;细纱机改进,开发紧密技术都有重要突破。2004年底在棉纱行业中具有国际90年代和当代先进水平的装备达到50%。全行业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织布三种技术标志性产品的比重分别为20.2%、40%、21.4%提高到2004年的23.26%、50%、50%,其绝对产量分别增长125%、184%、462%。织造和印染后整理水平具有突破性进步,使纺织品出口在2005年预计达44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75%,高出服装同期出口增幅70个百分点,纺织品加工贸易比重从2000年的38.17%下降到24.7%;服装出口预计737.7亿美元,比2000年的38.17%下降到24.7%;服装出口预计737.7亿美元,比2000年的360.2亿美元增长了104.8%。服装出口中加工贸易的比重从2000年的45%下降到27%。

      纺织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过去的五年幼明显增强,对全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我没有全讲了,有几个重点给大家说了,在我们行业鼓舞我们士气。十五期间自主创新对行业发展贡献最大的项目是聚酯和抽丝技术和成套装备自主研发的项目。年产20万吨成套聚酯技术每万吨投资额仅是“八五”、“九五”期间的1/10—1/15,也就是说建设成本下降了95%左右。自主研发的涤纶直纺长丝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八五”、“九五”期间的1/12—1/15,自主研发的涤纶短纤技术每万吨投资仅是“八五”、“九五”的1/10—1/8,这些自主技术奠定了“十五”期间化纤行业大发展的基础。

      在“十五”期间建成的1472万吨聚酯生产能力85%是使用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另外由国外承建的25%聚酯项目,外国公司承建,他也用了中国自主研发技术装备60%—70%,他也要降低成本,我用这个说明,我们不仅价格下降了,成本下降了,我们技术好。外国承包中国的项目,有60%—70%的投资额用在中国的技术,我们自己开发的技术。

      “十五”期间建设化纤能力1127万吨,其中长丝项目65%,短丝项目60%采用自主研发技术。这些大规模、高技术、低成本自主研发技术成果不仅满足了纺织业发展的原料需求,而且比“八五”、九五引进技术降低了2188亿元的投资,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经济效益。这个打字错了,八五、九五没有降低,我们按八五九五那个能力,我们就少花2188亿元的投资。这个改的不对,你们注意。同时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45亿元,投资少,折旧就少,销售成本必然下降了,等于每年减少45亿的成本。这就增强了我国纺织服装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全行业的贡献,源头上的进步,支撑了我们纺织行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十五期间划线类制品出口从2000年193亿美元上升到422亿美元,增长119%。现在有一种对我们化纤能力大有一点恐惧,其实是我们技术进步得来的积极成果。多不了多少,我们还要用,还要发展,没有这个基础,谈什么产业升级,谈什么差别化。我们能在八五、九五的设备上搞差别化,提高我们行业竞争力吗?很难。此外,年产4万吨黏胶生产线以及高性能差别化纤维,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和终试成果,使化纤差别化率比2000年提高6个百分点,生产量五年增长了1.9倍。

      其它,还自主开发了大量新型纤维,有大豆蛋白纤维、竹浆纤维、蛹蛋白黏胶长丝、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DTT)纤维、芳纶1313,在实现产业化方面有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成功家蚕基因图谱,并着手进行真丝改性、利用生物技术开发黄麻纤维,大麻纤维,竹纤维。大量下游企业在产品开发研究,打造品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2004年全行业经过一年多调查探索,提出纺织工业“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纲要,明确了全行业重点攻关10大成套设备和28项重点技术攻关目标,在2005年回笼已经有180多个重点企业和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参加了一一纲要的落实,分别以自己的不同项目参与这个活动。有的项目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
      在十五期间,纺织高等教育不仅在规模上成数倍增长,原来的三五千,两三千院校,现在都是两万学生,两万五千到三万学生。而且硕士点、博士点,重点试验室成几倍增长,大企业研发中心、小企业创新平台都已显现作用,行业的科技能力明显增强。

      (三)十五期间,是中国纺织行业质量效益提升最快的五年。
 
      在十五期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职工人数从738万人增加到962万人,年均增长5.44%;劳动生产率从人均3万元增加到5.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1.42%,我们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过去老是算不出来科技的贡献率,有人说新产品比重。其实,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就来自于科技进步。你看仅仅化纤一项基础部分,就带来那么多的效益。这不是科技的贡献嘛,我们有时候不知庐山真面目,跟着社会喊低水平重复。我们要鼓舞我们的科研队伍,队伍我们的产业。按照可比价值是这样。五年间的增长来看,2001年劳动生产率是负增长,这里讲的是效益利润落了一段话。我们的利润,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2001年比2000年是负增长12.5%,2002年是全世界困难,全世界贸易负增长,只有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2%,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的汇率坚挺,我们行业的出口受到了重大的冲撞,在那一年我们的2001年是负增长,到了2002年我们利润增长了31.99%。2003年增长26.7%、20004年,16.22%、今年31.15%;今年我们遇到了石油涨价,汇率升值。出口增税,现在刚刚取消,这么多的因素情况下,我们的利润增长30%。超过销售额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从65.49%下降到61.08%;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从2000年1.86次提高到今年的2.45次。资本增值率从2000年的11.61%上升到今年11月的14.86%;产成品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重从18.32%下降到17%。美国贸易委员会在2003年对世界主要纺织品服装供应国调查结论中说,中国企业能以低廉价格提供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纺织服装产品,成为美国进口商、零售商的首选国,中国出口商品加工质量有较大提高,大量进入发达国家中高档市场,这正是中国遭受美国和欧盟用242段特保条款限制的重要原因。中高档市场都有中国的产品。尤其是到中档以后,结构调整预示着有上有下,有上有下,有进有退,这就是要摩擦,政治就要干预。因此我们看到贸易摩擦解决的过程,伴随着很多的政治因素。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进步,我们的政治就没有说话的机会,我们都地摊产品,人家不给你摩擦,你多就自己多吧。这是第三个方面。
    
      (四)“十五”期间是纺织行业市场活力发挥最充分的五年。

      首先,由于在“十五”期间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了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对竞争性行业在政策上向充分市场化迈出了一大步,使非国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纺织企业的进入和退出由过去的行政审批,还原给市场主体自主决策。我们的计划经济搞三大能力,建一个棉纺厂,建一个棉纺厂,建一个化纤厂,都经过计划的批准,技术改造也要经过计划的批准。那么现在呢,变成了主要是市场,依靠市场调整,由企业自主决策。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机制成为最有力的组织者。如果已经在市场中的企业盈利,那么新企业就有进入市场的激励。我们知道现在还有很多习惯于计划经济的人,一看有新的企业要进入,就非常害怕,人又多了。如果已经在市场中的企业亏损,那么一些已有企业将退出市场,从而减少物品的供给量,并使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又会激励系进入企业,这是市场这只手的组织作用。

      在这种进入和退出过程的最后,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必定得到了零经济利润。所谓零经济利润即物品的价格等于生产该物品的平均总成本。这是经济学的概念,这个利润是经济利润,和我们的财务利润不一样。所谓零利润是讲的经济机会成本,我用一百块钱投资建厂,他的经济利润包括100块钱建厂的财务利润加上一百块钱如果不建钱,在银行拿利息,这个利息加上你生产的利润加起来,就是他的机会成本。只有当价格与平均总成本被逼向平等时,进入和退出过程才结束。由于中国纺织行业长期处在一方面国内、外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纺织企业投资少,见效快,进入的技术门槛低对作为民生产业,必然存在大量的潜在进入者。这个大家都有体会,尤其我们的产业集群最有体会。当我们行业应该保护现有企业的利润,防止新进入的时候,我们困难地区的市长、县长、镇长,还在鼓励找吃饭的出路。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这就是中国不同市场层级存在着不同的进入和退出。农村消费的价格是城市消费价格的大约1/4左右,国际上也一样,出口非洲的纺织品的价格比出口欧美的纺织品价格要低。而一些技术先进或成本更低的盈利企业,受到利润最大化的驱动,必然向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一个规模经济扩张,他要扩建。我们现在增长,有的就是扩建。从总量上看,大家很害怕,从市场主体来看,种种因素使他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也就是说他还有发展余地,扩大利润的空间。边际成本就是生产最后一个产品,增加的成本叫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就是生产最后一个产品,他所增加的收益。这两者相等的时候,这个企业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与此同时,纺织品市场的供给者又是纺织生产各要素的需求者。不可否认,纺织要素市场的均衡趋势也影响着纺织行业的进入或退出,你的要素的价格也在调整,要素生产厂的进入和退出,影响到我们下游企业的投入。在大多数企业以微利竞争的时候,又必然推动有科研能力的企业加快产品技术创新,开辟新的市场,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又会出现新一轮的进入和退出。就目前行业发展的主流来看,总体上是正常平稳的,并没有出现以往的审批经济体制下的大起大落。我们这五年没有大起大落。因为市场这只手随时在微调,行政审批经济是骤调,多了多了,三年以后突然刹车,好坏一起下,少了少了,控制不让上,突然一放,大家都上,我们的经验太多了,改革开放以来,常识就是这样,说多了,不到一年多就开始少了。因此,下面有一种习惯,上面说多了,你赶快干,现在我们说多了,按照市场说多了,他也不信,造成这些人在过去的习惯思维的惯性造成还是盲目投资。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纺织行业投资结构可以看出,这一市场配制的积极结果。2004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投资1235.8亿元的资金来源,就是准备投资的资金,他这个统计分成了结构,我们可以看出市场这只手的作用。在1235亿元中,预算内的资金只占万分之三点二,我估计这个就是政策,进口的给你免税了,我估计是这个,别的没有投资了。那么事业单位有一点,我们的国有事业单位国家有一点投资,那很少,排不上队。国内的银行贷款占15.49%,很少一个比例。海外投资占14.18%,国内自筹资金占64%。纺织工业兴旺起来,就是进入退出市场化的结果。我们在分析市场经济改革,你得从这儿看。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05年与20005年相比,所有者权益增长了83%,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所有者权益下降了35%,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所有者权益增长了1.63倍,市场活力的另一个表现是投资向比较优势强,市场环境好的,投资环境好的地方集聚,发展社会分工协作的内在动力,促进了遍布东南沿海为主的产业集群带。这一区域的纺织产业占全国80%,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区域间产业链梯度外延的客观规律,使中部和西部正在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在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都是很好的一个发展景象。东北三省,我看这三个省都把振兴老根据地,把纺织放在很重要的日程,虽然比重不大,但是看到他的意义。针对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2002年纺织工业协会在全国选择了38个产业集群,包括县级市和镇,后来的镇有的变成街道了,后来我们说,我们给你这个镇以后,你这个街道也不要改为什么街道产业集群,听着有点,当然这可能是老观念。2003年、2004年又增加51个试点,在2004年我们开辟了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公共服务的示范工程,这个在全体实验基地发生了很好的影响,正在扩展。2005年,去年底又增加了15个集群点,共计104个,今天会议我们要对新的产业集群发试点证书。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就增加了4个集群。我们时间关系不详细介绍了,后进的地区,产业集群的效益很突出,所以当地的领导高度重视,强烈要求我们纺织工业协会帮助这些地区的集群健康发展,提高竞争力。

      市场活力的第三个表现是纺织行业专业市场网络初步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2005年纺织工业协会的信息中心用三个月,调查了300多个专业市场,交易额在亿元以上的达到280多个,其中按布局分类在东部地区占70%,中部地区占17%,西部地区的占13%,按功能大致可分为依托主要产业集中地区的一级市场,主要终端产品,中间产品,依托交通枢纽批发为主的二级市场和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批零结合的三级市场。这些市场的形成,一方面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益的客观需要,他是以产业集群互动产生的,不是谁想个招就建一个市场。另一方面又是在全国市场网络条件下,统一市场条件下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价格、质量信用等公共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必胜市场化效率的必要平台。纺织工业协会正在调动各类专业市场投资者、组织者、参与者的积极性,参与推进产业提升的伟大工程。

      市场活力的第四个表现,是纺织行业的展示经济向集约化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服装、纺织品、家纺、纺织机械以及我们在纽约办的专业展,已经形成了国际性行业的品牌展。前天美国纽约议会决定给我们纽约展发了一个奖牌,说你这个展对推动纽约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予表彰了。给纺织峰会发一个奖牌,展开幕时送的,得到美国犹太人,犹太垄断市场的重视,我们每次开展以后,戴小红帽的进来。另外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新技术化学品,纱线三大展正在国内外产生品牌效应。对全行业开拓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广泛开展合作,引导产业集群结构提升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我们的这些名牌和品牌的展览会,加权的展览面积,一年已经达到40万平米左右。专业观众,就是买家了,30万多。因此,在传统展览会纺织品展览有所下降的时候,我们专业展是大比例的提升。那么这个是我们市场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十五”期间,是中国纺织行业融入全球化备受国际关注的五年。

       在全世界经常听到有关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方面的新闻,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特征。开放是改革的必要条件和决定性内涵。没有开放就不知道怎么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尽管有242段那样对纺织比较优势不利影响的这种条款,但这不是主流,主流是中国纺织工业的进步更快了,名牌更多了,管理水平更高了,出口增幅更大了,走出去的好企业更多了。这就是开放带来的结果,改革带来的结果。同世界消费者到世界的政治家关注中国纺织品服装的越来越多了,这是由我们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中国纺织企业实行跨国配置资源,收购海外企业,建立国际营销和设计部以及在海外上市不仅有了很好的开端,而且日渐增多。中国国内市场的开放准入并没有削弱自身的生命力,原来是担心,原来两种观念,一种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会成几倍地增长,我们说你这个太乐观,不现实。有人说我们面临四面楚歌,中国可能就麻烦了,并不是这样。相反我们的开放有利于中国纺织业更多的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更多地受益于外资企业技术的外溢,经营理念的影响,产品趋势的带动。在2000年全行业出口530亿美元的时,中国本土企业的出口规模占65%。而在中国加入按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看好中国比较优势,能够把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产品,国际营销网络大量地引入中国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企业仍然把持65%的出口份额,而且本土企业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真正大量贴牌出口的很多还是这些外资企业来的,我看广东的很多企业很大,基本上贴牌,真正创牌子的企业,不断有进步,不断探索,是我们本土企业。我们在座的有些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成就了。虽然我们的品牌还没有打到国际,但是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的练就的工夫已经很深了。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出国门,冲出亚洲,我看有可能超过足球进步的速度。现在大批的本土企业产品进入了发达国家的高档市场。像我们的羽绒服波斯登品牌,他的品牌在北美、加拿大、西欧、俄罗斯都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我们的婚纱这也很有特色,也是自己的品牌,其它的当然贴牌比较多,正在带动自己的牌子出去。

      2005年1—11月全国纺织服装在美欧对部分产品重新设限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口额达到1071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21%,已超过去年全年的973亿美元的10%。从出口企业结构变化更能清楚地显现出本土企业的进步及三资企业出口额增幅占21.08%,民营企业出口增幅达到60.8%。这也看出,刚才傅部长助理已经讲了,民营企业原来不知道的,现在很有水平,很有实力,招标就是拿钱,有效益才敢招标,敢投标,当然这有一点遗憾,本来要取消配额,现在又要花钱买配额。这是贸易摩擦造成的。自营出口企业的扩大,标志着中国产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增强,从出口差别档次来看,自营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往往高于传统收购制出口的产品,比较了很多产品。过去你搞得再好,没有配额,人家也不敢买,你也卖不出去。现在这是一个解放。尽管有部分产品设限,这部分产品的出口额占我们整个出口总额的7%。

      贸易摩擦是中国产业挤进国际市场的必然反映,这也促进了中国企业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化运作水平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增强了对行业协调和预警的要求,加入世贸组织,特别是取消配额之后,针对纺织行业的民间外交活动频繁,积极组织国际交往和对话,考察国际和作条件,组织企业走出去,争取有关政策。有的协会的骨干企业就到周边国家或者是非洲国家去考察,投资条件、投资环境。我们还加强与香港、台湾地区同行交流合作,为华夏子孙在新时期重振丝绸之路而共同努力。

      (六)在“十五”期间,纺织发展业绩进一步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完成中国工业化的最后15年,仍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世界1/5人口,13亿人的衣消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经过20年建设从温饱达到小康。人均纤维消费量从4.1公斤上升到8公斤。20年增长4公斤。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仅仅五年的时间,人均纤维消费达到13公斤,增长了5公斤。扣除产业用纺织品的高速发展因素,衣的消费增长4公斤。这五年达到了20年增长的幅度。中国纺织行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物价、缩小东西部差距,还有农村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五年终,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6.39,按2000年100比,五年增长6.39%。而衣着的总价格指数,五年价格指数92.61,也就是下降7.39%。衣着价格是下降的。对我们稳定物价,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水平的生活,那么我们做了很大的工作。和谐社会要提高低收入的收入,一个是现金收入,一个是买东西便宜,那我们对买东西便宜等于增加了现金收入,这也是我们的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00年西部12个省城镇人口人均衣着支出是全国平均值的98%。西部12个省市大部分在干旱地区。消费者衣着支出是比较高的,应该是高的。但是在2000年的时候,他是全国平均数的98%,2004年西部12个省城镇衣着支出是全国平均数的101%,超过全国平均数一个百分点。

      纺织行业是有利于就业的民生行业,2004年工业普查结果,法人企业达到14.3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338.8万人,这是法人单位。不包括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不包括这个。而在这个领域里面,纺织是重点。根据我们的多方的测算,我们是1900万人,就包括非法人的单位,包括个体经营户。那么从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纺织行业的从业人数2000年13.28%,2005年9月占到14.17%。

      纺织行业是与三农关系非常密切的产业,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纤维产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机。7300多万吨的纤维种植业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1300到1400万人在纺织服装行业从业,每年可以获得1000亿元以上的现金收益。纺织行业快速发展提升对大批农民转为产业工人,众多农村城镇化,促进解决二元经济,为工业反哺农业,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现阶段国民经济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比如就业问题,能源问题,农轻重问题,都是事关科学发展轨道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投入产出表的调查,纺织缝纫业对电力、蒸汽能源直接消耗17个行业,除了金融保险外,消耗系数最低的就是纺织。我们是最省能源的产业。而纺织缝纫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却高过全部17个行业平均值25%。纺织缝纫业服装贸易净出口2004年达到805亿美元,与2000年相比增幅一倍,高出同期出口额增幅,全国出口额增幅22.22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国际贸易净出口对国民经济GDP的贡献也很突出。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2000年全国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2240亿人民币,占当年支出法GDP2.5%。全国的,我们的净出口。2004年这个比重上升到2.84%,这是就全国总体来看的,而纺织服装的净出口在2000年占全国GDP比重3.63%,2005年提高到4.68%。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这是对全国GDP的作用,就我们的净出口。

      综上回顾,在十五期间,中国纺织行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开创十一五期间新局面打下基础,然而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十五期间的运行实践,必须清醒认识到纺织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同时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改革以后的新情况、新问题,问题集中表现就是纺织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这是我们总体的评价,和先进的工业化国家比,我们还是粗放。集中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自主品牌的实力薄弱,体制和机制问题还比较多,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机制和产业链整合控制力还不适应纺织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化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国际产业地位还大多处于供货和高质量加工供货的低端环节,就是OEM。此外如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贸易摩擦问题,都是与纺织行业又快又好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这些我们还都需要认真总结。总之,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前途,无论从外部条件还是内部条件来分析,其唯一的出路,唯一的好出路,就是尽快把纺织经济切实转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

      我们分析行业的主要问题,主要的评价标准,不是一般的我前面说那十五个具体怎么样,是总体上,我们是不是科学发展轨道,做的很到位,从现在看,没有。这个不去解剖了,结合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这是第一个方面。

      二,2006纺织行业经济工作。

      这个大家都比较关注,中央已经确定2006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这是中央对全国06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我们纺织行业必须遵循贯彻的。

      纺织行业在2006年和十一五期间总体的形势,因为时间关系不展开了,和前面一样,有的已经说到延续了。中央是政策稳定,改革深化,开放也深化。总体形势有两句话说,一个总体一句话,就是十一五期间继续是有利于纺织经济发展的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我说这是总的对06年和十一五的纺织行业发展的总体形势的评价。

      从国际来看,全球化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自由贸易,仍然是为纺织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增长空间,这是主流。从国内来看,国内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全国都有信心,那么也是我们纺织行业主要的动力。纺织行业主要动力还是内需。上一个五年计划,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2000年33%,到2005年降到28%。我们这么大规模成倍的发展,出口交货值比重是下降的,这是我们向世界宣传,中国主要是内需,中国主要不是在抢你的市场。中国市场1/5人口的市场,是最有吸引力的,是我们发展的主要动力内需。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数字来说明。时间关系其他数字都不说了。为什么说一千美金人均GDP以后,纺织继续高增长呢?根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与2005年相比,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衣着支出增长了36%,中等收入家庭增长了22%,高收入家庭增长52.78%,最高收入家庭增长59.44%,就是家庭收入越多的,增长幅度越高。这就看出来了。我们2000年到2004年,全国城乡加权平均人均的衣着支出,我是给你一个结果吧,四年平均增长12.32%,城市农村平均。2005年这一年比上年增长20.83%,因此,过去的五年如果平均的话,每年增长13.94%,高过人均GDP增长的速度。因此,我们说,纺织工业从国内是新的增长期,国际也是新的增长期。这是一个总的判断,但是确实面临强烈的挑战。国际的挑战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带来的贸易摩擦,国际的生产方式的跨国公司生产方式对我们传统生产方式严峻的挑战。现在发达国家地区叫做微笑曲线,我们不要讲人家当地生产少,人家赚钱更多了,开发研究市场在人家手里,这是两个嘴角在上面,加工少了,嘴向下的,所以叫微笑,虽然我生产少了,我资本还是赚钱的。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同时,中国的市场国际化竞争特别激烈,我们的最高端市场基本没有被我们占领,我们的后院,这是很重要的挑战。国内的不说了,我们常说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能源,资源,水,环境,和谐发展,我们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可以说是我们自身的挑战。

      纺织行业要根据行业的发展实际,全面落实中央的要求,在06年力争实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的良好开局,我们重点做五项工作。

      第一,全行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纺织行业发展的全局。大家都要考虑十一五规划,这个不像以往规划光讲几个发展数字,而是要统一认识,求真务实,科学判断中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国内总趋势下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具体你那个行业,你那个地区和企业。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前途和面临的风险,科学的总结中国纺织工业在市场条件下的巨大发展和进步,重新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和防范由于市场环境不健全以及现实存在的外部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说市场配置资源,并不是100%充分的市场竞争,我们有很多外部性。科学分析中国纺织工业粗放型发展的现实表现所隐藏的危机,别一说成绩很大,我们厨房都改好了。科学规划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的重点,合理确定发展和升级的目标,合理确定行业又快又好发展的系统结构和科学对策选择。今天我们纤维加工量2600万吨,我们预计到2010年达到3600万吨,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点几。出口数量的增幅肯定要下降的。我们能不能增多少,这个看我们工作怎么样。但是,从数量增长,基本价格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因为这个会不便在社会上讲这些数,把我们行业搞得还是很因素的一件事。这件工作是工作量很大,我们已经做了一年多,现在还要做,而且要各地,各行业都要参与进来,把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步实际行动。

      第二,以全面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中国纺织行业先进生产力建设。以创新为核心,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最直接,最中心的任务。创新能力是生产力先进与否的直接体现,所谓先进生产力,应该从马克思阐述的三个层面来认识。他说所谓社会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其次是在生产过程内部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最后是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转移到死的生产力上去的技巧。我们要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这个目标,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层面做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行业,大幅提高研发投入,发展原创技术,培育自主品牌。没有这项突破,就难以从跨国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迅速提升。实践证明,仅仅有上乘的加工质量不足以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即使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没有研发实践,没有研发投入,也只能体现在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转移到死的生产力上技巧的提高。我们大家做这个工作,我的质量很好,无非使用先进技巧。更何况当前我国先进的技术装备还远远不够。现在许多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仍然要靠高价进口,纺织行业在04年确定行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十项成套设备攻关已经纳入到国家级攻关目标。28项攻关技术逐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从以往的科技进步实践来看,重扩大加工能力的投入,轻提高创新能力的投入,这是一个层面。重设备投资、轻研发投资,第二个层面。重炒作,轻实干,我培育品牌,宁肯炒作花钱,他真正的开发研究,最近台湾一个企业搞得很好。他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就是微笑曲线的实践。重引进人才,轻培训人才,引进女婿,气走儿子。目前各项要素市场都很活跃,就是人才市场淡漠。2004年全国工业普查报告中反映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只占销售收入0.56%,这可是正式国家公布的,不是我们随便猜的。大中型企业也才达到0.71%,纺织业,工业普查规模以上企业是0.3%,服装行业0.16%,当然这也不是最低的,有些行业比我们还要低,这是从我们自己来讲是很大的一个风险。化纤行业0.47%,我们差别化率太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少了项第一,就从本质上背离了科学发展观,原创技术,自主品牌都无从谈起,即便把别人的品牌买来,没有研发投入也消化不了,最后只能是泡沫化。现在实行买品牌,我有多少品牌在那儿炒作,能否从06年起纺织行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强度来一个大转变,大提高,为创新干实事,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第一个检验。企业能成为国际忠告档商品OEM供货商确实是一个进步,但这不是我们说的纺织强国的最终目标。你也不过是高级的供货者,这是第一个表现,科技创新。
     
      营销管理的创新,创新科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第二个重要表现,这是过去我们在行业会议上没有重点提,转变粗放封闭式管理,适应跨国配置资源,跨国生产方式,跨国营销方式,提高企业对优化要素禀赋结构,增强要素组织能力,并尽快形成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提升中国企业掌控跨国生产和营销网络的能力,扩大置身的利润空间。我们已经知道,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马克思这样说,是生产过程内部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就是这个自然力,不费资本分文的社会自然力。这是指这种不费资本分文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不只是产品生产过程对物质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还包括充分扩大社会劳动的自然力的作用,创造更高质量更新功能、性能和更高品位的产品,从而提高单位资源和能耗的附加值。我们增加值不就是在棉花和能源用料上的附加值。目前,一些OEM或者完全依赖中间商出口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是同类产品内销的50%到70%。因为内销掌握自己的营销网络。而掌控国际营销渠道的出口利润率是内销利润率的1.5到2倍。我问几个企业都是这样。这充分说明,营销管理创新是我们先进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时代,这种所谓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社会资本,在新形式下成功企业已经从依托去位优势转向塑造体系优势,全球化的新特点使企业不能仅仅满足某国某地区的特殊战略地位,市场地位,制度环境的区位优势,借助品牌、商誉等无形资源在全球架构网络体系。后起国所属的企业为了获取全球竞争优势,切入跨国产业链高端环节,将自己的研发中心,国际营销网络,产品分销中心建在发达国家,在本国的生产达到工序拓展升级,或者利用自己在局部工序上的优势,通过对发达国家更高工序直接投资,或者对发达国家一些企业整体收购兼并,并以战略联盟等手段巩固自身在局部工序上的优势,再凭借经营管理这种组织优势,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我说这段话就是我们现在急于大家要探讨的,要实践的一条路。别光说自己的企业很好,把总部搬到上海,弄了半天还是OEM,现在我们有好几个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工作,走出去,怎么走出去?凭借自己局部的优势和资本的资源资金的有利条件,去和外部的优势整合,使自己切入到高端产业链,跳出OEM。现在我国已有很多优势企业走这条路,当我们提倡走出去的时候,并非局限在要把中国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出去,那只是一种误解。我们把落后的管理,生产能力转到发达国家,你还是落后的管理,你也没有市场网络,你敢出去吗?我们约旦建厂建的很好,他就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不是简单的把设备转出去了。是跨国配置,我们要高端产业链环节的地位,这是走出去最主要的目标。经营管理创新对于广大产业集群的小企业来说,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出口小企业的比重占65%,这是我根据统计局,统计大众企业交货值得来的,是比较可靠的数据。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产业集群的产生呢?小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65%,就业占70%以上,我们这样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小企业跟发达国家一样,发达国家都保护小企业,大企业用不着他保护,欧盟的头骂我们最厉害的,利波特,他自己就是欧盟的小企业,他讲的振振有辞,要欧洲政治上限制中国,我们为什么不提升我们小企业,不看中我们小企业。

      经营管理创新另一个新的关注点是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快吃慢,面对环境变化快,不确定性多,产品生产流程,组织机构,经营领域,利益关系都要能够实时的调整,这已成为当代竞争的焦点。榆次相适应企业的信息化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推行E百工程,就是ERP,发现信息化水平低是全行业影响管理创新最薄弱的环节。我们讲管理并不是说简单说管理的空话。
   
      第三,产业链整合创新。产业创新能力并不是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简单叠加,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社会协作分工,纺织体系的先进性决定他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我国不仅要加快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还要增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整合能力,这是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组织保证。所以把产业链整合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一大目标,是因为长期以来,上下游纵向整合难,横向优势互补的整合也难,重大攻关项目需要具备网络性的社会整合,这就更难。我们讲了20年了产业上下游,产学研,这是有针对性的产业链整合。纺织行业有整合成功的例子,聚酯成套设备技术装备,给行业带来资源,带来两千多亿的效益。节省投资,45亿生产成本节约,他之所以重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是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仪政化纤总公司和华东理工大学联合攻关的成果。化纤是我们研究院尝试攻关的成功。聚酯项目连海外承包中国项目都有60%用我们自己的技术产品。所以,温家宝总理在接见设计院领导的时候很重视这个成果,这个是我们产业整合很好的实例,我们要推广。现在许多科研成果转化不顺利,有些小试中试成功的新型纤维,搞了多少年走不出去产业化。到头来还是爱靠高价引进,现在又有更好的典型,就是神六精神,我们要以神六精神落实纺织科技发展纲要提出的38项重大攻关课题,全球化生产已经打破国界,但是全球化的经营收益分配是有国界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吸引国际投资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中国劳动力资源能给资本带来最大的收益,但中国企业在初次分配中取得的收益仅是全部利润的20%。原因在于核心技术,名牌收益,市场网络并没有在中国企业手中,我们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振丝绸之路的使命感同心同德投身于产业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及2006年开始38项攻关项目中,我们优先进行化纤产业链整合,马上要布置这项工作,产学研行业内外联合,麻行业的产业链创新,丝绸行业产业链创新都要在今年起动。这是一场战役,我们要把第一仗打好,十一五再上一个台阶就有希望了。

    产业链创新整合另一个新课题,是纺织产业链先流通领域延伸,包括营销渠道,终端市场,和第三方物流延伸,创新不仅在产品自身,而且在于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营销过程,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过程,这次会议我们请来主要专业市场负责人,还将吸收他们参加进行业协会,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出现,都是社会生产,经济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中国现代纺织经济网络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

      第三项重点工作,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自律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应有的品性。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微观组织者,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一方面通过法律、法令、纪律来保证,比如工会、环境保护、动工资、劳动者权宜,社会保障,税收、财会等等,另一方面通过道德约束,贯彻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准中人才,发挥人的创造力,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企业内部和谐来体现。第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维护市场公平的客观需要,总之,加强社会责任建设是纺织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他是公平竞争的一个积极条件。你不给加班费,不解决劳保,工作条件不改善,职工住房很低劣,你又低价跟好企业竞争,就扰乱了市场。在座大企业,小企业,产业集群都要高度重视。当前纺织行业组织企业落实社会责任,加强社会责任自律的重点放在有关劳动者问题上,什么环境保护,这些都有法律,都很强烈,都在做,最难做是劳动者的问题。2005年行业已经公布了我们的自律标准9000T,2006年要大力推动,要把贯彻社会责任作为新时期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来重视。我们160家企业向世界公布这个倡议,对国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纺织行业的自律已经得到联合国科教组织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提出要对中国进行补助。因为这个很多的工作要培训,要检验,这个大量的服务工作。
    
      第四,加强行业服务与自律,提高纺织中介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撤销工业部是中国工业化进程走市场化道路的重大举措,减少行政干预,扩大企业主体的决策自主权,是市场化方向的一大进步。这并不是市场化全部,中介服务是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产业协会以企业为主体代表同业企业的共同利益,从事单个企业完成不了的任务,协调企业间,产业间,产业与行政,产业的国际性活动,维护市场公平,维护企业权益,保护产业安全,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力时专门指出过,一定的生产方式或者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这种共同的活动方式最主要的组织体现就是市场经济的产业协会。

      发达国家对我们242段特保,全是凭着产业协会,欧洲的麻纺企业,就一个企业呼吁,居然得到欧盟贸易委员会的支持,限制我们麻纺。我们出口麻的份额还不如买欧洲麻,但是他居然支持他。我们的行业协会也在做工作,但是有时候作用不大。这种共同的活动方式和生产方式结合,什么生产方式?主流是跨国生产方式,是社会化生产方式,就是包含着合作协调分工。当前产业发展提升大局紧密联系的共同活动方式主要以下几项,这是我们工作重点不展开。十一五规划的调研制定产业政策的建议。产业创新活动的协调与组织。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推广,国内外市场开拓,国内专业市场网络的建设,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有关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国际贸易服务与产业安全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服务,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服务,名牌战略推动,教育培训,对政府的服务,区域经济调研等项服务。为大企业走向国际化和名牌战略服务,为产业集群众多小企业,通过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公共服务。有关行业自律方面的,在06年的重点还要抓三大自律,刚才说的作为协会的重点,社会责任、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这影响我们产业集群的三大问题。

      第五,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际和作。改革是新时期纺织行业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动力,要继续冲破传统观念,传统体制,传统习惯,对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束缚,我们很多认识不统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子,要深入学习中央一系列大政方针,抓住深化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实现又快又好的新发展。

      06年要继续加强行业外交,贯彻合作共赢的对外方针,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行和相关产业各种形式的合作。广泛交流对话,通过沟通协商化解贸易摩擦,继续办好06年3月底的全球纺织经济论坛,主题是“合作发展与公平贸易”。经济全球化体制是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要争取。加强与在中国的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沟通,促进合作。我们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最近和东盟有关国家接触比较多,我们也走访,他也来,要求我们投资。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已经确定了更宏伟的目标,要在2020年建成现代化纺织强国,任重而道远,2006年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做好06年的各方面工作,为开创十一五时期纺织行业的新局面而奋斗。谢谢。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